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0篇
  免费   89篇
  国内免费   184篇
安全科学   122篇
废物处理   14篇
环保管理   123篇
综合类   443篇
基础理论   107篇
环境理论   5篇
污染及防治   76篇
评价与监测   82篇
社会与环境   45篇
灾害及防治   1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61篇
  2012年   65篇
  2011年   74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 毫秒
941.
论文以巴丹吉林沙漠腹地陆面和湖面能量平衡系统的定位观测数据为基础,对比分析了夏季不同天气条件下两种典型下垫面的辐射收支和能量分配之异同,评价了典型晴天的辐射收支与能量分配对季节平均气候态的代表性。结果显示,按“晴天-多云-阴天-降水”的顺序,陆面与湖面的总辐射、反射短波辐射和净辐射之日均值呈逐渐减小趋势,大气逆辐射则逐渐增大。湖面长波辐射亦随这一天气变化顺序逐渐增大,暗示地下水携带的热量和局地平流作用对湖水表面温度皆有影响。非降水天气时,陆面感热通量占净辐射的主要部分。云和降水皆会直接影响陆面的能量分配,感热通量一般随云量的增加而减小,潜热通量则逐渐增大。湖面典型晴天的午后存在逆温现象,然降水天气时,湖面空气温度降低较快,破坏了湖面上空的逆温层,即感热通量皆为正值。湖面的潜热通量主要决定于风速,故其对天气变化响应不明显。在地下水携带的热量和局地平流共同作用下,湖面的感热通量和潜热通量之和大于湖面的净辐射。不同天气下陆面和湖面的波文比差异较大。陆面典型晴天的辐射收支和能量分配与季节平均气候态相差不大,湖面的典型晴天则不具有季节平均气候态的代表性。  相似文献   
942.
巢湖流域氮磷面源污染与水华空间分布遥感解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基于遥感监测手段,分别应用DPeRS模型和MODIS水华提取方法对巢湖流域氮磷面源污染特征和巢湖水体水华爆发规律进行遥感像元尺度解析,结果表明: 2010年巢湖流域总氮产生量为1900.3t,入河量为846.5t;总磷为244.1t,入河量为76t.巢湖流域农业面源污染对氮素污染贡献最大,而水土流失则对磷面源污染贡献最大;综合巢湖流域氮磷面源污染和水华爆发的时空特征分析,明确氮磷面源污染与巢湖水华具有相关性,并且时间上水华爆发频率较氮磷面源污染具有先滞后后同步的特征,且面源污染负荷与水华爆发面积的相关系数为0.45;在空间上,面源污染负荷较大区域与水华爆发频度较高区域也有较好的匹配性;基于这种相关性,应用DPeRS模型对巢湖流域进行氮磷减排情景分析,结果表明在施肥量减少30%,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率提高到60%,畜禽粪便处理率和城市垃圾处理率提高到80%的情况下,氮磷面源污染平均削减率可以达到50%.  相似文献   
943.
在以往藻红外测试技术的急性毒性测试中,每次每个测试杯测试1个藻温,共2个测试组,并用藻最大响应温差1个指标进行毒性评价,测试结果的可行性和稳定性不理想,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了改进方法:1)每次每个测试杯连测3个藻温;2)改为3个测试组;3)将单指标法改为三指标法;4)增加测试结果的重现性分析。通过蒸馏水毒性测试实验和重金属毒性测试实验,分析改进方法的效果。结果显示,不同指标方法中,三指标法控制假结果出现率为20%,控制效果最好;在测试4元重金属共存(总浓度0.066~0.156 mg·L~(-1))的毒性时,测试3个藻温的所有指标法的平均重现率(%)/重现性(%)均为100%/100%,测试1个藻温的三指标法的平均重现率(%)/重现性(%)为67%/100%,表明测试高浓度的重金属毒性时,不同指标法都有很好的评价效果;在测试一元重金属(0.001~0.1 mg·L~(-1))毒性时,只有三指标法的平均重现率(%)/重现性(%)是100%/100%,远高于其他指标法,表明只有三指标法才可准确测试低浓度重金属的毒性。在测试5种不同重金属共存的毒性时,三指标法的平均重现率(%)/重现性(%)平均为86.8%/100%。研究表明,改进后的技术用于化学品急性毒性测试,灵敏度高和稳定性好,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944.
沙尘天气对北京大气环境质量及太阳辐射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空气污染指数(API)、地面气象数据和辐射观测数据,分析了2009年3月一次典型沙尘天气发生时的大气环境质量及太阳辐射变化,并分析了2008年10月—2009年6月不同污染情形下各太阳辐射要素之间的关系. 结果表明:API与辐射关系明显,沙尘天气导致总辐射、直接辐射和反射辐射减小.净辐射白天减小而夜间增大. 能见度和气压等气象要素对沙尘过程影响明显. 沙尘到来时,能见度降低,地面处于低气压控制下;沙尘过境后地面被高压控制. 随着污染的加重,总辐射与反射辐射相关关系显著,变化不大但略有偏差;直接辐射和总辐射、散射辐射、反射辐射的相关性先降低后增加;散射辐射与总辐射的比值持续增大,但增加的速度随着污染的加重趋于平缓,且离散度增大.   相似文献   
945.
研究了UV-B辐射(17μW cm-2,5 min/d)下不同浓度(0、100和1 000 mg L-1)和粒径组成(全粒径组和粒径<38μm组)的悬沙对小球藻(Chlorella sp.)生长和DNA损伤的影响.结果显示,小球藻的生长可用Logistic增长模型拟合,拟合后的生长参数表明悬沙的"遮荫效应"减轻了UV-B辐射对小球藻细胞的DNA损伤,从而对小球藻生长产生正影响.悬沙浓度越高,UV-B辐射对小球藻细胞DNA损伤程度越低,小球藻的环境负载能力a和瞬时增长率K越大.当悬沙浓度为100 mg L-1时,全粒径组a值和K值小于粒径<38μm组,且两组间小球藻细胞DNA损伤差异显著(P<0.05),但当悬沙浓度达1 000 mg L-1时,全粒径组a值和K值大于粒径<38μm组,两组间细胞的DNA损伤无显著差异(P>0.05).图3表2参24  相似文献   
946.
长江流域蒸发皿蒸发量及影响因素变化趋势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2  
采用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方法和反距离权重插值法IDW对长江流域近40年来20cm蒸发皿蒸发量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时空变化趋势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近40年来,长江流域年平均蒸发皿蒸发量在全流域和不同区域内均呈现显著的下降趋势,且中下游地区(99%的置信度)比上游地区(95%的置信度)下降趋势显著,夏季(99%的置信度)比其它季节下降趋势显著。影响蒸发皿蒸发量的主要气象因子太阳净辐射和风速呈现显著下降趋势,气温表现为显著升高趋势,但中下游地区夏季温度微弱下降,降水微弱增加,但中下游地区夏季降水显著增加。因此,长江流域年平均太阳净辐射和风速的显著下降是年平均蒸发皿蒸发量显著下降的主要原因,而中下游地区夏季气温的微弱下降和降水的显著增加使得中下游地区夏季蒸发皿蒸发量下降趋势尤其显著。  相似文献   
947.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地区光能资源变化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了摸清20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地区光能资源变化规律,根据1991-2003年上海地区11个站年日照资料及宝山站的辐射资料,在与前30年(1961-1990年)平均比较的基础上,统计分析1991年以来太阳总辐射、直接辐射、散射辐射、日照时数、日照百分率以及光合有效辐射、光热生产潜力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991-2003年,上海地区年平均总辐射减少70M Jm/2,年平均直接辐射减少160.6M Jm/2,年平均散射辐射增加90.6M Jm/2,年平均光合有效辐射减少17.4M Jm/2,年平均光热生产潜力增加3328kgh/m2,年平均日照时数减少187.5h,年平均日照百分率减少4%。  相似文献   
948.
微波辐照麦秸制造活性炭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研究了微波辐照经氯化锌浸渍的麦秸制造活性炭。实验结果表明,经微波辐照8min,所得到活性炭的亚甲蓝脱色力为170mL/g,为国家标准一级品(LY216-79)的1.42倍,时间仅为传统方法的1/45。  相似文献   
949.
A three-dimensional model Mixfor-3D of soil–vegetation–atmosphere transfer (SVAT) was developed and applied to estimate possible effects of tree clear-cutting on radiation and soil temperature regimes of a forest ecosystem. The Mixfor-3D model consists of several closely coupled 3D sub-models describing: forest stand structure; radiative transfer in a forest canopy; turbulent transfer of sensible heat, H2O and CO2 between ground surface and the atmospheric surface layer; evapotranspiration of ground surface vegetation and soil; heat and moisture transfer in soil. The model operates with the horizontal grid resolution, 2 m × 2 m; vertical resolution, 1 m and primary time step, 1 h.  相似文献   
950.
根据历年<山西统计年鉴>提供的能源输出数据,分析了1985-2007年间山西省煤炭的输出情况,并借助于GIS软件,分析了2006年山西省煤炭的流向及流量.山西省是一个大的能源辐射基地,每年产出煤炭的三分之二左右供应外省市,在外省市的经济水平、人民生活质量不断得到提升的同时,对于为周边地区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能源输出地--山西来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更低于其能源辐射到的其它省市区.山西省在不断向外省市输出能源的同时,也产生了巨大的环境辐射效应,但这种效应对于山西这个能源输出地来说却是负向的.主要表现在:山西省由于煤炭开采导致空气污染、地下水位下降、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而这些环境压力有三分之二是替煤炭输入地所承担的.输送电力,山西省不仅要承担煤炭开采造成的环境破坏,还要承担火力发电所造成的巨大环境二次污染,仅2007年,山西省生产外调电量就产生381.75×10~4 tSO_2,139.98×10~4 tNO_2,2799.51×10~4 t灰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